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047|回复: 0

[产业发展] 试论公共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的路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7-18 15: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试论公共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的路径

摘要: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是提升公共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公众在参与公共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公众民主意识淡薄,ZF引导参与不足,相关法律制度不全,公众信息掌握不全等问题。为此,就需要提升公众民主参与意识与能力,发挥ZF引导激励作用,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完善ZF信息公开机制。
关键词:公众;公共管理;参与机制


公众参与公共管理,契合了现代治理理念的要求,符合民主法治建设的理念,能够全面提升公共管理的水平,从而使社会公众获得高质量的管理及服务,促进基层社会的稳定和谐。但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依然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且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公共管理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公众合理诉求的积极表达。为此,本文将以宁波市为例,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一、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现状——以宁波市为例
在宁波市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形式既包括了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包括了对公共管理活动的监督与评价。比如,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宁波市居民可以积极参与其中,申请成为听证代表,来表达意见和观点。也可以接受ZF部门进行的民意调查,在调查中表达自己对公共事务的真实观点及看法。在公共政策落实中,公民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发声,对ZF公共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如通过网络发表对ZF公共管理活动的看法,表达意见与提出建议。通过**的形式,来向**机构传递公民自身对公共管理相关问题的看法,这也是ZF得以了解民意、掌握舆情的重要平台。宁波市居民还可以以多种形式对ZF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举举报,对ZF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约束。大众媒体、网络媒体也可以成为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表达意见看法的阵地和平台。
二、公众参与公共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众民主意识淡薄
尽管我国一直在推行民主和法治,但社会公众依然根深蒂固地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将自己放在“被管理者”的位置,没有民主和参与的意识。普通公众大多认为公共管理是ZF机关的工作,与自己的关联有限。更多的公民仅仅会在公共管理中公共决策制定出之后,可能涉及到自身的利益时才会表达一下看法,但很少会主动参与到管理过程之中。现代民主、法治的思想文化观念,在基层群众中渗透度不够,也使得公众从思想上对公共管理兴趣一般,没有参与到公共管理中的积极性,也大多认为公共管理活动理应由ZF来完成,社会中的个体只需按照ZF的要求来办事,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来工作、生活即可。而ZF所作出的公共决策,多数公众也基本上是“顺从”“服从”的,对于公共决策制定的过程,公共管理活动展开的情况等,公众并不清楚,也不想浪费时间精力参与其中。
(二)ZF引导参与不足
尽管我国一直在推进依法治国,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公共管理活动之中,但ZF机构却没有完全遵循“有限ZF”的要求,在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然是主导,甚至是唯一的“发声”主体,是决策制定者,更是执行者。这也充分说明了ZF依然没有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没有为公民有序参与公共管理提供各方面的便利和支持,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目标的实现。此外,目前ZF在引导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方面,主要还是以宣传引导为主,提供的物质及精神激励远远不足。而ZF能够给公众提供的参与公共管理方面的激励是很有限的,且大多没有精神层面的激励,因此也不足以支撑公众踊跃积极地参与公共管理。
(三)相关法律制度不全
要引导公众全面有效地参与到公共管理的活动中,确保公众参与权得到落实,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与保障。我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成为高效的治理理念及方式。要彰显法治的优势,也需要将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之内。但我国现阶段与公众参与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仍不够健全完善,立法的原则性突出,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在法律引导、规范、保障等方面所发挥出的作用也大打折扣。即使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程序的规定也不够全面完善,对公众知情权的落实保障等也存在立法的模糊之中。
(四)公众信息掌握不全
ZF在信息公开等参与机制建设方面也存在欠缺,这也导致公民对各方面信息的掌握不全,又成为阻滞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不利因素。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ZF信息公开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对ZF信息公开作出了硬性的要求。实务中,各级ZF也建设了政务网站、政务微博等,畅通了信息公开的渠道。但政务公开的程度偏低,公开的信息不够全面,甚至是经过筛选后的信息。公众对各种信息的获取渠道不通畅,所获得的信息内容不全,对公众参与公共管理顺利展开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完善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提升公众民主参与意识与能力
传统行政管理模式之下,公众大多将自己摆在被管理者的层面,缺乏民主参与的主动性。因此,公众一般是被动参与到公共管理之中。要改变这一情况,需要加强对公民的教育,提高公众的民主意识与参与意识,使社会公众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到公共管理各方面的活动中,尤其是要参与到公共决策之中。广泛地宣传,正向地引导,促使广大社会公众从思想上认可民主参与的管理理念,也能形成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公众参与公共管理,不能仅停留在“参加”的简单层面,而是要确保这种参与是有效的,是高效的。要确保公众以适宜的方式参与公共管理,以及公众在参与过程中合理的诉求得到回应及采纳,最终实现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也需要不断提高公众民主参与的能力。实务中不少公共管理工作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对参与管理及公共决策的公民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公众文化素质,使社会公众的责任意识、管理能力、专业素养等都有所提高,因此也能提升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质量水平。
(二)发挥ZF引导激励作用
在参与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社会公众也会考虑到各方面的成本和收益。一些公众之所以不愿意去参与公共决策,比如参加各种听证会,主要是因为参与公共管理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还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要激励公众主动参与到公共管理及决策中,需要提供一些物质精神方面的激励。比如畅通公众参与的渠道,使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即可以参与到公共管理之中,无需额外付出时间金钱的成本。再如,可以为积极参与公共管理,以及提出的建议等被采纳的公众,提供一定的精神层面的奖励,以使他们有自豪感,也愿意更积极地参与到公共管理之中,提升参与的效率与质量。
(三)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公民公共管理参与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这项权利要得到落实,也需要从法律层面对其进行规定,为其行使提供周到完善的法律保障。从宪法层面来看,作为国家根本**,可以考虑将公民参与权规定在宪法之中,从而从宪法的高度对公民的参与权予以肯定。此外,在具体的法律制度建设中,也应进一步明确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权利,明确权利内容、参与形式、ZF职责义务等。
   同时,也应通过完善的权利救济机制,使公民的参与权得到救济。尤其是对于ZF这一行政主体侵害公民公共管理参与权的行为,应构建完善的权利救济机制,使公民得以通过各种渠道来**,确保参与权得到真正的实现。
(四)完善ZF信息公开机制
对社会公众而言,要有效参与到公共管理之中,应当建立在对公共管理各方面信息有充分全面把握的基础之上。了解了相关的各项信息,才能结合各方面的信息来提出建议意见,提高公众参与的效率。因此,应当进一步优化完善ZF的信息公开机制,拓宽ZF信息公开的渠道和范围,切实满足社会公众对各方面公共管理信息的知情权。在政务公开方面,可以有效地利用政务网站、微博等渠道来进行公开,因此ZF部门也应当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充分利用好这些平台来展开具体公开事宜。
结语
现阶段,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积极性相较于以往有了提升,参与的渠道也得以拓宽,但依然存在参与程度不高、参与程序不规范、参与水平不高等方面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可以概括为公众民主意识淡薄、ZF引导参与不足、相关法律制度不全、公众信息掌握不全等方面。因此,要提升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主要是从提升公众民主参与意识与能力、发挥ZF引导激励作用、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完善ZF信息公开机制等方面来展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还没有登录,请在网站上方登录框内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