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候经常是多人共看一本书,电视里也只有很少的几部电视剧,文化生活可以说比较贫乏。”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李东阳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深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文化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现在的文化生活多丰富啊,图书、报刊、电影、电视、网络文化等目不暇接。为咱新时代点赞!”
改革开放40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普惠民生,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强国建设稳步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扎实推进,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被进一步激发,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2017年,全年全国文化事业费8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文化事业费增速每年都超过10.0%。
...查看全文
他在五十年间创作了30多本著作,包括回忆录、小说和旅行写作,其中许多涉及殖民主义及其遗产。
V.S.奈保尔(1932.8.17-2018.8.11)
布克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已于当地时间周六在伦敦家中去世,享年85岁。他的家人在周六的一份声明中证实了这一消息。奈保尔的妻子纳迪拉·奈保尔(Nadira Naipaul)表示,他“被他所爱过的人所包围,他们的一生充满了精彩的创造力和努力。”V.S.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1932-2018)在五十年间创作了30多本著作,包括回忆录、小说和旅行写作,其中许多涉及殖民主义及其遗产。《纽约时报》称其本人为“后殖民世界矛盾的化身”,他拥有印度血统,出生于特立尼达岛,前往英国求学,并在那里打造了自己的文学生涯。他的小说作品《大河湾》和《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列入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一。其中《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是基于他的父亲Seepersad的故事,他的父亲曾是特立尼达卫报的一名记者。奈保尔于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查瓜纳斯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六岁时 ...查看全文
由西班牙著名新锐艺术家DEMSKYJ。创作的3D巨幕涂鸦31日晚在长沙马栏山揭幕。这块总面积达1925平方米的3D巨幕涂鸦艺术作品被命名为“青春之墙”。
“迄今为止,‘青春之墙’是我所有作品中面积最大的。通过这个作品在尝试创造一种新的颜色,我称之为蛋糕色,整个色调的搭配以及色泽度都重在呈现明亮,给人以新鲜、清爽的感觉。我认为青春就应该是这个感觉。”西班牙涂鸦艺术家DEMSKYJ。表示。
据了解,“青春之墙”的“画板”其实是湖南广电旗下芒果TV办公大楼的一面楼体。整个作品的基调是红色,以蓝、绿和粉色作为主要辅助色彩。
“因为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我从小就喜欢红色,红色对我来说意味着正义感、时尚,非常有亲和力。”DEMSKYJ。表示。
...查看全文
人民网北京7月18日电 据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招生网消息,截至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公布了各省第一志愿最低录取分数线。(郝孟佳 姜淑敏)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