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那些大师们在民国高考的往事

已有 84 次阅读2015-6-8 11:28 |系统分类:校园 · 文化

    来源:新民网       

    1921年,民国东南大学招生考试中,收到了一份令老师们惊诧赞叹的国文卷子,一番吟咏赏玩后,老师们给这张卷子打了满分。这考生名叫卢冀野,一位年仅16岁的金陵才子:10岁就能做成人之文,“年十二三始好韵语”,十四五岁时,就有一些气象清新开阔的上佳诗作,如《江上听雨》:“掌中几醉白云杯,得月楼台打扫开;一夜鹃声花落后,隔帘烟雨渡江来。”

    但卢冀野竟没被录取,原因是数学零分。更有趣的是,第二年卢冀野“卷土重来”,却以“特别生”被破格录取。

    入学后,他也确实没让老师们失望:结交文武人才、一手创办学校最早的学生刊物,同年,他还成了词曲大师吴梅的得意门生。

    “若问江南卢冀野,而今消瘦似梅花”。后人评价称,卢冀野若非在46岁之壮年早逝,他的成就应该更高——他的同班同学,唐圭璋、任半塘,后来成了中国当代词学大师,王季思则是戏曲大师。

    众所周知,民国类似卢冀野这样的偏科大才,被破格录取的相当不少。著名的如钱钟书,国文特优、英文满分、数学15分进了清华;钱伟长,中文、历史满分,而数学、物理、化学和英文加起来25分进了清华;吴晗则是货真价实的数学零分,也进了清华。

    特别有趣的是,1929年拍板破格录取钱钟书的清华校长罗家伦,自己在1917年报考北大文科时,恰逢胡适判阅其作文试卷,胡适毫不犹豫地打了满分,并向学校招生委员会荐才。但校委们一看罗家伦的成绩单,数学成绩却是零分,其他各科分数也平平。

    取弃争论之际,主持招生会议的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破格录取罗家伦。罗家伦后来成为“五四”风云人物、“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传诵一时的《五四宣言》,便是他的手笔。

    二、学非仕,招考标准无需一刀切

    这些偏科天才们之所以能被破格录取,首先是因为民国时期普遍存在的高考自主招生制度。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即实行高等院校自主招生考试政策。因此,各校招生考试连科目都不尽相同,如北大招生考试分第一类和第二类,第一类为文、法、商三科招生,别的不考,必考中文和英文;第二类为理、工科招生,则要考数学。

    到1929年,北京大学本科生入学则仅考国文、外文(英文、德文和法文选其一)、中国历史、外国历史、化学五门。而且国文考试只有一道作文题,考生写篇作文就行了。

    但武汉大学文科,就要考国文、党义、数学、历史、地理、化学、物理,没有英语;理科则为国文、党义、英文、数学、化学、物理、历史、生物。

    教育学者们分析民国初期实施自主招生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当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起步之初,发展速度快但不平衡,各高校性质、层次和规模差异显著,很难用同一标准招考学生;

    其次,这也是清末引进西方教育模式的自然延续,因在近代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之初,中等学校毕业生数量不足,高校只有从办学实际出发,多途并举,才能招到足够的学生。

    并且,民国初期军阀混战不休、社会动荡不定,中央政府权威有限,没有、也不可能公布一个全国统一的学生入学考试规程。而当时的高校数量也少,于是,由学校自主招生,便成了最简便易行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民国时期主政者的政治理念和教育理念,认为选官考试和教育考试应当分离的观念非常强烈,大学的目标在培养人才而非官僚,无需统一标准一刀切。因此,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选拔,另有一套与高校招生考试并行、互不相干的独立体系,并有专门的考试与人事管理机构。

    这其实是对延续1300年的科举“选拔官吏、沟通社会、统摄教育”教育观念的强烈反弹,此类科举制功能表述最终的指向,概而言之便是“学而优则仕”。而这正是经历过晚清科举制的民国初期主政者们、新派学界精英所强烈反对的。

    三、“教授治校”

    另一方面,自主招生体系也可视为民国大学学术独立性的侧影。正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说的:“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在清华确立了“教授治校”的传统,但这一传统并非清华独有:北大蔡元培、浙大竺可桢、南开张伯苓……他们普遍有崇高的道德操守、人格力量。这使得当下很容易被质疑的高校自主招生灰色寻租空间问题,在他们身上却完全不成为一个问题。

    以梅贻琦为例,他有着极强的规则意识。当年,梅贻琦的侄子梅祖武、小女儿梅祖芬都报考过清华大学,因为成绩不合格,一个去了北洋大学北京分部(即后来的北京大学工学院),一个去了燕京大学。

    其实,在梅祖芬考清华的1946年,还有两个名人的女儿报考清华大学落榜了。她们就是梁再冰和冯钟璞。梁再冰的父亲是梁思成,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冯钟璞的父亲是冯友兰,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

    不过,民国时期的单独招生,也并非全无系统性弊端。单独招生注重的是个性,但当时全国在校大学生中,却有七成以上都是文科生,这个比例,和当时中国对大批科技、工业人才的需求,显然是极不相称的。这其实也是中国千余年来科举考试仕途导向的结果,官僚们熟读四书五经、治国韬略,同时却非常轻视科学技术,视之为“奇技淫巧”而往往大加排斥。

    重文轻理的传统弊病,迫使国民政府教育部从1933年起强制实行“比例招生法”,即文科生比例不得超过实科(理科)生。在此之前,各个高校已经实行了文理分科,但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比例并没有强行规定,考生想报什么和学什么全凭自己的兴趣。

    193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更是直接给各高校下达了文理两科的招生人数,这是中国高校“计划招生”的开始,此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四、统一招考的尝试

    作为“计划招生”思路的延续,到1938年,民国实行了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全国统一高考,也是按计划招生,也分文理科,还为此专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

    只是,考生仍需要像前清一样“赶考”,因为当时全国只设了武昌、长沙等12个招生区,南京、上海、北京都让日寇占领了,无法设点。

    考试内容倒是很接近今天的高考科目了,1940年全国统考是8门,其中有四门必考:公民、国文、英文、生物。另外四门,要看报考志愿,文、法、商、及相应的师范等专业另考数学、中外历史、中外地理及理化(综合卷);理、工及相应的师范等专业则另考数学、物理、化学、中外史地(综合卷);医、农科则另考数学、物理、化学、中外史地(综合卷)。

    新推出的全国统一高考,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道理很简单,在当时人看来,相对于高校自主招生来说,它更公平;相对于用八股文考试的科举来说,它又更科学。

    但民国统一高考仅仅进行了三年,就因为1941年全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而无法组织了,取而代之的是“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制度。由民国教育部划分出相应考区,指定区内的公、私院校使用一张卷子,设一家召集大学组织牵头,联合招生。

    1942年,全国划为10个联合招生区。如昆明区以西南联大为召集学校;重庆区所属10个院校,则以中央大学为召集学校。联合招生的报名、命题、阅卷等事宜,一般根据民国教育部的规定,由各考区自己决定。但各校的招生名额须由教育部审核,招生不足时可组织第二次考试。

    此后,经历抗战和国共内战,直到1949年败退台湾,民国政府始终没能在大陆再次组织起全国统一高考。

    无锡日报/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搞笑

迷惑

漂亮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