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离别四十年 今日回延安(甘泉、延安篇)

热度 14已有 1081 次阅读2014-10-13 10:58 |个人分类:遥远的回忆|


    去延安的时候,我还比较小,对于政治、前途什么的没有更多的概念,不像下放干部或者知青那样,对很多事情有了独立的思考。因此,文中只是旧时的记录和感受,真实的反映那个年代的生活,不涉及其他。

     在陕北的日子,道镇是我家所在,平时要到道镇北边40华里的甘泉县城上学,多数时间是在甘泉度过的。现在回想起来,在甘泉的日子不到两年,但可以回忆的东西很多很多,许多事情就像发生在昨天。

 

     从道镇到甘泉,途中经过三里峁、六里峁、甄家湾、米家沟、麻子街、窑店,40华里的山路,今天走起来依然熟悉亲切,只是道路变化比较大,从砂石路变成了柏油路,几个大上坡也修得平坦了许多。

三里峁。


六里峁。


甄家湾。


米家沟。


    麻子街。这是个有名的地方,当年延安大生产运动,郝树才就在麻子街一天开荒四亩三分地,被人称为“气死牛”。


    清泉沟口。当时这里是黄土路,向东35华里是农业大学的校部,再向东就是南泥湾了。我从陕北回北京的时候,就在清泉沟口学校的联络处上车,坐在一辆大解放卡车上面,历时12个小时,到达西安。


    再向北路过姚店(以前叫窑店,里面有条沟,叫炭窑沟,因有个小煤窑而得名),就到了甘泉县城的南关。别看现在是柏油马路,以前县城南边极为荒凉,遇上过一次下大雨,山上的石头顺着雨水依山而下,把县城南边的路都堵死了。


甘泉县城只有这一条街道。


因为有了石油,甘泉变化比较大,问题也多了起来。


县城里也有了高楼大厦。


还有了“豪门会所”,不知服务对象是谁,估计道镇的老乡不会到这里来消费。


    北关,过了这座石桥,就到了我们当年上学的地方。当年几乎每天都要经过这个石桥几次。


    桥对面就是当年的汽车站,如今已经变成了商铺林立的街道。说到汽车站,我们在这里差点闯下大祸。当时县城里有个兰州来的知青,老家是甘泉的,父亲是兰州军区的高官,能弄到子弹。他从县武装部借了两支小口径步枪,我们就在汽车站后面的土坯墙上立了几个瓦片打靶玩,子弹的方向正对着这座石桥。正打得过瘾,突然跑过来两个人,说正走在桥上,耳边嗖嗖的飞过两颗子弹。这两个人当过兵,就沿着判断出来的方向找过来了,把我们大骂一顿,听完骂,吓得我们坐在地上冷汗直冒。


    汽车站北侧,就是我们的学校—当年的甘泉县朝阳中学了。现在是甘泉县初级中学,高中部分另建新校舍搬走了。当然以前这座大楼是没有的,教室都是一排排的平房。


    走进学校的校园,变化极大,丝毫没有当年的摸样了,只能凭借记忆,大概判断以前校园的布局摸样。进得校门两边是老师办公和教室的平房,后面两排平房是学生宿舍。图片中学生公寓的地方当年是个土坡,后来在土坡上我们自己从山里拉石头盖起了一排石窑洞,现在也都铲平了。石窑洞的西侧是几孔废弃的土窑洞,再往西就是学校的西墙,有个豁口,出去就是洛河滩。洛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向西北走向吴起。


    学校里已经没有认识的人,原来的老师都已经退休了。原来的班主任后来到延安地区任教育局长,到北京来还一起坐过一次,打听到去年已经去世。我只能找个地方坐下来,望着昔日的校园和来来往往的学生,在脑海中搜寻着往日的记忆,并极力把那些久远的、支离破碎的记忆拼凑起来,追忆四十年前的时光了。


    当年甘泉县除了县城是没有高中的,所以县中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公社大队,是真正的农村学生。每周六下午回家,周日下午回校。当时学校的生活与今天差别相当大,吃、住、行和活动没有经历过的人难以想象。

 

     吃:我们是非农业户口,吃的是商品粮,每月定量30多斤,绝大部分是小米、玉米面等粗粮,细粮定量是2斤4两白面,还有3两食用油,半斤猪肉。学校每天吃两顿饭,上午9点和下午4点。主食大都是小米饭,一分钱一两。菜基本上就是清水煮土豆:土豆切成条,煮熟了撒一把盐,一把辣椒面出锅,二分钱一勺。每顿饭六两小米饭,两勺菜,一共1毛钱。当时商品粮的小米都是放了3年以上的陈小米,难以下咽,只好用开水泡了吃,最底下的一层不能吃,因为会沉淀下一层薄薄的黄土。2斤4两白面发的是面票,可以在食堂改善伙食的那天买白面馍馍,也可以自己领出白面来自己做。我们有时就领出来用脸盆和面,在宿舍的灶台上烙大饼吃。实在饿的馋的不行了,一周去县城里的小饭馆,只吃两样东西:一个是油糕,陕北的黏小米炸的,很香;一个是煮猪肝,陕北人当时不吃猪肝,所以一斤只要1毛7分钱。这次回陕北,只想吃点能引起当年回忆的东西,可惜,只找到了炸油糕。《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里面唱的“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就是这东西。


    住:一开始住的是平房,土坯炕,记不得太多了,只记得冬天冷。陕北黄土高原海拔也有1000米,冬季气温可低至零下20多度。后半夜炕凉了,那种滋味难以忍受,只记得睡觉是穿着毛衣睡的,头上戴着棉帽子。后来盖起了石窑洞,密封性好了,但睡的是青石板炕,保温作用更差了。而且一张大炕10几个人,呼吸出水汽都集中在窑洞顶上,变成水珠往下滴。早上醒来,被子上面都是潮湿的。这次回去,看到学校后面还有一排当年老师宿舍的砖窑洞,条件是比较好的,也进去看了看。



窑洞前玩耍的孩子们,也许是现在老师们的后代。


    劳动:在那里上学,劳动是放在学习之前的。除了放假回家要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和家里挑水、劈柴的劳动外,在学校里参加的劳动也很多,而且是一些重体力劳动。

     砍柴背柴:学校宿舍冬天取暖要靠学生自己解决。冬季到来之前,学校会放几天假,这几天自由活动,要进山把一冬天的取暖用木柴集齐,否则这一冬天就要挨冻。一把劈斧一条绳子,走20多里山路才能找到有柴的地方,砍好木柴还要会捆,要会捆出两个斜的肩带,背起来才舒服点。不过几十斤木柴背在背上,走几十里山路,那滋味只有背过的人才能体会。

     开荒种地:学校在山里面有地,每年春天去,先放火烧荒,烧完后用陕北的老镢头“掏地”,后边的人跟着撒下种子,夏天去锄一次草,秋天就去割谷子了,那产量可想而知,好在陕北地多人少,有点收成就行。

     积肥:所谓积肥,其实就是掏厕所,把厕所里的大粪和黄土混在一起,堆放起来放置发酵,就是上好的有机肥料,比化肥强多了。我们曾经创造过一下午积肥31000斤的记录。

     拉石头:盖窑洞是我们自己从学校北边的一处采石场拉来的石头,车用的是陕北的“架子车”,就是现在常见的毛驴拉的那种车。男生每人一车,每车石头600多斤,女生则在路上的一处大上坡帮忙推一下车。一个来回8里地,每天来回6趟,计48里地。

     烧石灰:学校的经费是有限的,同学家里也都比较困难,所以各班都自己挣点小钱作为班费。陕北的石灰石比较多,烧石灰工艺也并不复杂。我们班在校园里就有两个小石灰窑。这项劳动最可怕的就是出窑起石灰了。石灰还是热的,粉末飞扬,要把头都包好,才能下窑用铁锨铲出,10分钟必须换人,否则脚下的温度足以透过胶鞋把脚烫起泡来。

 

    当年背柴、种地都是从这样的山沟里进去,走上7、8里地。以前是一片黄土高原的风貌,现在延安退耕还林,山上种了许多树木,山都变绿了。


    学习:别看这小小的县中和来自农村的同学们,在那个年代学习如此认真并不多见,老师也都是陕西师大毕业的,教学水平也还可以,再加上除了劳动多,没有大城市那些轰轰烈烈的运动,在陕北学习还是有所收获。回到北京后正赶上“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才有了1977年高考一举中的。 

     军训:那段时间,每天都有“拉练”的军队在学校里驻扎,实际上就是对中苏边境增兵。我们也改为上午上课,中午把课桌椅堆放好,地上铺好草供军队宿营,下午就是半天的军训,队列、刺杀,由县中队的兵带着训练,历时整整半年。直到现在什么“突刺刺”、“防左侧击”、“防左弹仓击”等还能做得像模象样。 

     玩:那个年代有什么可玩的,真的没有。好在学校后边有条洛河,夏天游泳、冬天滑冰(从北京把冰鞋都带去了)。还有就是搞点“小偷小摸”的事情,有时候到老乡的玉米地里掰几根玉米,找点树枝架起来带着皮烧玉米吃。陕北老乡真是善良,看到偷他家的玉米也不说我们,反而叼着烟袋锅笑呵呵地看着,说“娃娃们烧玉米吃啊”,这年头是不行了。还有一次半夜和班上的同学去他姥爷的地里偷瓜,走在县城东边山上武斗期间挖的战壕里,摸黑前进。到了瓜地也看不见,摸到一个装一个,回来一看,一手提包瓜有一多半都是生的。

    最刺激的一次是进山打黄羊,搞到了11发子弹,从某村的民兵连长处用5发子弹换了两支79步枪用。清早3点多就出发,5点多埋伏在山上(据说黄羊在太阳出来的时候开始活动),一个多小时也没见到一只黄羊。好不容易看到一群黄羊跑下山去,又因为两支枪不在一处不敢开枪(怕伤自己人),最后打到了一只野鸡,几乎被79步枪的子弹打烂了。

在学校西侧洛河边的留影。


    说是回延安,但是真正的延安我只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刚到陕北的一个月后,我和一个同学决定自己骑自行车去,沿着210国道80里路。先要经过属于甘泉县的崂山。


    途中要翻过一座大山—湫沿山,早年这里土匪出没,周恩来曾在这里遇险,红军牺牲了一个班才保护住周恩来。据说50年代单独的车辆都不敢从这里经过。


    以前没有打通公路隧道,上山下山就要12里路。隧道打通后,原来上下山的路也都废弃了。这里已经是延安的地界了。



三十里铺。


又见到了延河水、宝塔山。



在延安的留影。当年的孩子们也都成材了,其中一人是现任清华紫光集团副总裁。


第二次去延安是冬天,在延安的留影。


    今天的延安变化很大,主要是延安有煤炭、有石油,修通了铁路和高速公路,这些宝贵的能源给延安换来了大把的金钱。只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我看到道镇的老乡们依然过着变化不大的生活。





壮观的延安火车站。


    延安到西安的公共汽车。过去是那种普通的大轿车,每天从延安到铜川,历时10个小时早上同时发车六辆,赶不上这一天就没有了。紧张的时候就发解放牌大卡车代替客车,我坐过一次,冬天冻得鼻涕流到嘴里了都不知道。


    “全球化”使得国外的东西涌入延安,以前胡宗南匪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拿下延安,而今日美帝国主义的垃圾快餐轻而易举地占据了延安市场。


    延安街头又见“柳拐子病”患者,学名叫“大骨节病”,是延安地区地方病之一,还有一种是风湿性心脏病,当年是令人闻声变色两种疾病,不知如今预防控制得如何了。


    延安对于多数人来说,尤其是对于我党我军的革命干部们来说,是革命圣地,大会之前,人们趋之若鹜奔赴延安,甚至一票难求。


    但是,对于我来说,延安只是中国西部一片我曾经生活过的黄土地,在那里我见到了中国底层老百姓的真实生存状况,感受到陕北人的朴实善良,并且经历了很多人不曾经历过的艰苦生活,这些都深深埋藏在一个15、6岁少年的记忆之中,四十年过去未曾忘记,我会把它当作人生的财富,永远留存……

 

     顺便说一句,陕北黄土高原是一片极具诗意的土地,为什么,我说不清,但是许多人和我都有一样的感受。你要是读过描写陕北生活的文学作品,往往会感觉到其中富含的诗意。当年我第一次读到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下子就把我带到那深远悠扬的黄土高原上,像在读一首诗。后来也和延安的一位作家聊起过这种感受,他也说,不知怎么,想写小说,不知不觉就写成了散文。所以,各位不妨把有机会把陕北当作旅游的目的地,去看看那片布满沟壑梁峁的黄土高原,去体验陕北老乡的淳朴善良,去捕捉那看不见摸不到的浓浓的诗意……

 

 


路过

雷人
9

握手
4

鲜花

鸡蛋

搞笑

迷惑

漂亮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魏红莹 2014-10-13 15:33
好厚重的历史感,仿佛从现代回到了六七十年代。
回复 纪蔚明 2014-10-13 16:44
魏红莹: 好厚重的历史感,仿佛从现代回到了六七十年代。
看看我的另一篇,道镇篇,更是历史……
回复 潘椰林 2014-12-13 16:51
回复 刘向东 2014-12-22 15:07
写出了作者对于那个历史时代真实感悟,好珍贵!
回复 陆春宇 2015-5-11 16:45
建议积攒成集,出版成书~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