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421|回复: 0

不赚钱的日本农企足以让我们出身冷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2-31 10:06
  •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7-15 09: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一家企业在山东莱阳租地1500多亩,种地、养牛。日企不打农药,不用化肥,甚至地里长满草,产量不及附近的一半,长期亏损,当地农民都当笑话看(7月12日《新京报》)。
      这家在山东莱阳种地的日本企业至今仍未赢利。明明施点肥就能迎来好收成,明明除除草就能多收三五斗,可他们偏偏不,在农民的眼里,这家日本公司当然要沦为笑柄。
      可是如果事情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日本人当然不是傻子,他们这样做自有他们的道理。诚如这家公司的副总前岛啓二所说,“按照日本的古训,‘种植之前先做土,做土之前先育人’(他们)最看重土壤的品质。虽然莱阳土地肥沃,但经过化肥和农药的洗刷,土地已退化,前几年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土壤的恢复上。”
      我们首先要警醒的是,日本人看中的是受食品安全问题伤害的中国食品产业未来的市场空白。他们现在的做法,无疑是打大算盘、下一盘很大的棋。所以首先就不能当笑话看。
      二来,我们也要看到,从日本人对待土地的态度,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想。
      中国古人极其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保护正在怀孕、产卵的鸟兽鱼鳖以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的法令;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就是提倡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网捕鱼;只射飞鸟,而不射巢中歇宿的鸟;汉代的《淮南子》则是古代生态环境保护最完善的论述,提倡“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类似的提法还有很多,一一体现了古人对环境可持续发展认识的哲学内涵。
      遗憾的是,在我们现在的农业生产中,这种传统而又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地被短期利益、眼前利益所遮蔽。虽说暂时看来是产量提高了,但是却产生了产品农药残余过高、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对土地的长期发展不利等一系列负面效果。
      日本人在农场上的纯天然、让农作物自然生长的办法,短期看来可能是不赚钱甚至赔钱,但是从长远来看,他们的经营理念注定生产出的产品趋于“无公害”、“绿色”,这对吃惯了“毒米毒菜”、喝惯了低标牛奶的中国人来说,吸引力可想而知。最关键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葆有了土地的不断再生产能力,不至于因为过度施肥而再也产不出果子。
      我们的文明保存在其他国家的传统里固然是一种好事,但是这也让我们应该深深地去反思我们出现的问题。到底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土地?应该怎样对待那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甚至怎样对待那些沾满农药的“毒花毒果”?想清楚这些事,对日本人的这种做法就应该出一身冷汗,而不是看一场笑话。【转自CHINADAI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还没有登录,请在网站上方登录框内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