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4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地理] 地理文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5-11-26 13:0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13:0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高、高、低、低)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平运动并相遇)【雨区在冷气团一侧】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回圈图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
    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北撇南捺”)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
    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气压中心:
    亚洲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冬季 亚洲高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夏季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2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24、气候形成因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º--40º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º--55º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 2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 (夏秋季节)、旱涝灾害(春夏秋)、寒潮(秋末、冬季、初春) 台风:发源地 热带洋面或副热带洋面,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寒潮: 蒙古、西伯利亚(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除青藏、云贵、海南外的广大地区) 2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29、温室效应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30、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31.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大致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还没有登录,请在网站上方登录框内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