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纪蔚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长故事] 离别四十年 今日回延安(道镇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7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5:0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纪蔚明 于 2015-7-30 00:56 编辑

    【15岁的男人】

           那时候的我们,充满着好奇、充满着活力,也不知何为忧虑。一路上,作为小一辈年龄最大的一拨(上一届已经初中毕业,留在北京工作),我们几乎担负起了照顾老幼的全部职责:搬运行李、端茶倒水、打扫车厢…,座位不够就站着,实在累了铺几张报纸就睡在椅子底下。从那个时候起,在无忧无虑的同时,也真真切切萌发了一种责任感,也可以这样说,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成长为男人了。那一年,我刚满15岁。
                  
          后来,记得有一次在网上聊天,对方告诉我,他是个男孩子。我问他,你多大了?他说28岁了。尽管深知时代不同,我还是感到全身一阵恶寒!我说你28岁了还是男孩?他说自己感觉就是个男孩子,我靠,说得我狂汗!我只好告诉他,我从15岁开始,就已经感觉自己是个男人了。

    在陕北窑洞前16岁小男人的留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7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5:05: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纪蔚明 于 2015-7-30 00:55 编辑

    【奔赴延安】
          
         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期,一个9月中旬的下午,河北省高碑店火车站一下子拥入了几百个手提肩扛着大小包裹的人,这支队伍的主体是30-60岁的中年人,他们之中,有中科院院士、有一级教授、有建国初期从国外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知识分子。此外,上有70多岁的古稀老人,下有几岁的弱小儿童。他们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XX大学办在城里不是见鬼吗?要统统搬到农村去”的光辉指示,在从北京校址搬到河北省一年后,又随着林副主席“一号战备命令“的下达,38军进驻河北校区,继而迁校到陕北延安。大人们望着延伸向远方的冰凉铁轨,也许在想,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呢?而身处狂热年代的我们一群懵懂少年,心中却充满了对革命圣地延安的向往。
                            
          北京到西安的列车在高碑店站停车两分钟,根据实际情况又延长了两分钟,四分钟之后,几节硬座车厢吞进了几百名男女老幼,向着中国的西部驶去。第二天中午时分,列车到达西安,午饭后,坐上大轿车到达铜川市,夜宿铜川一家条件极为简陋的招待所。第二天一早,分乘数辆带篷布的大卡车向延安地区进发,中午在洛川县城吃饭,傍晚时分,终于到了我们将要生活的地方—陕西省延安地区甘泉县道镇公社道镇大队第六小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还没有登录,请在网站上方登录框内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